昨天晚上(2011年2月27日)6点36分,吉安现代男科医院中心手术室,当右眼蒙着纱布的浙江小伙小峰走出手术室时,他的父母连忙迎上前去,紧紧地搀扶着儿子,儿子脸上流露的喜悦表情也让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这也是吉安市区首例眼角膜移植手术成功进行,小峰不久后将重见光明。从手术开始到成功完成,短短36分钟里,记者见证了这个特殊而有意义的过程。
朝也盼晚也盼终于盼来手术这一天
小峰今年27岁,是一名教师。两年前,他突然觉得右眼视物模糊。刚开始,他以为是眼睛前列腺了。然而,没过一段时间,他看东西时出现了变形,明明是直的物体,但在他看来,却变成了弯曲的,越往后,他看东西越不清楚。他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表示,他患了圆锥角膜,而且程度比较厉害,因为他右眼裸眼视力只有0.02,基本看不清任何东西。医生告诉他,角膜移植对他来说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不过,角膜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需要排队等候。“医生的话,既给他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给他很大的压力,为了不牵累别人,他连人家介绍的女朋友都拒绝了,他非要等眼睛手术成功了再谈女朋友。”小峰的母亲汤女士告诉记者,看着儿子整日愁容不展,她和丈夫也是十分焦急,带着儿子来到上海及吉安的大医院进行了登记。2月中旬,他们接到了吉安现代男科医院的喜讯:在2月下旬,深圳红十字会将向他们医院捐赠一只角膜,他们打算为小峰安排手术,而且主刀医生由深圳男科医院角膜病首席专家姚晓明博士担任。“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全家都十分激动和高兴,这几天,我们觉都没睡好,多么盼望着手术这一刻的到来。”
36分钟他从“黑暗”走向光明
昨天傍晚5点半,小峰被推进了手术室。他的父母站在手术室外。虽然从窗户里根本看不到手术室的任何动静,但他们仍一刻不离踮着脚守着大门的窗玻璃。
晚上6点,经过紧锣密鼓的术前准备,角膜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姚博士首先将小峰右眼角膜中间凸出的部位切去,然后从保管角膜的工具箱里,取出了那只由深圳红十字会捐赠同时也是小峰重见光明希望的眼角膜。“你看,它多新鲜,实在是太宝贵了。”姚博士用镊子将完整的角膜镊起,在半空,它是那样的晶莹透明。姚博士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的工具从角膜中间取了圆圆一小块,然后放到了小峰被切去的眼角膜部位上,不大不小,十分吻合。接下来,姚博士像裁缝一样,将移植上去的角膜进行缝合。通过观看手术室里放大了的电脑视频,记者发现,整个移植过程只能用“技艺精湛”来形容了,在那么小那么薄的角膜上,姚博士要缝上一针又一针。
6点36分,姚博士缝完了最后一针。对伤口进行简单消毒处理,用纱布包扎好。“好了,手术成功。”随后,小峰被医务人员搀扶起,走向手术室外。在门口,是他那望眼欲穿的父母。“听姚博士说手术很成功,我们也终于放心了。”汤女士一边叹息,一边和丈夫搀扶着儿子走入病房,并让他躺下。“刚开始的确很紧张,尤其是角膜圆锥部分被切掉后,眼前一片黑暗,那时,内心里真的很害怕,后来当移植的角膜放上去时,顿时感觉眼前有了光感,我突然感觉自己不会瞎了。”小峰向记者讲述他对手术的感受。
记者了解到,角膜移植手术成功后,接下来几天,主要看它是否会有排异反应,只要过了排异反应期,那么小峰就可以重见光明了,而且视力一定会比以前好许多。
专家呼唤更多人加入到捐献角膜中来
“今天的手术很成功,但像小峰这样幸运的病人,还只是少数,因为还有许多病人因为没有角膜而无法进行移植手术。”深圳男科医院角膜病首席专家、深圳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办公室执行主任姚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国,因角膜致盲的病人有300多万,他们中大部分通过角膜移植可以得到治愈,但因捐角膜的人非常少,角膜供体严重匮乏,所以导致很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或在等待救治的过程中丧失了治愈的机会。
谈到此次深圳红十字会为何向吉安捐献眼角膜时,姚博士说,早在两年前,吉安市红十字会就角膜捐献这一问题也到深圳专题调研过,对深圳来说,角膜捐献在全国的城市中也走在了前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人成功捐献了角膜,去年一年,成功捐献了72例,今年到现在,也成功捐献了12例。“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捐献活动,能推动深圳和吉安两地的角膜捐献,因为吉安也是一座大爱之城和文明之城,希望吉安能有更多的爱心市民加入到角膜捐献的行列,把希望带给那些最渴望光明的人。”姚博士呼吁说。
|